首頁 > 黑潮方舟 > 認識異端與極端教派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.7.1 認識異端版面進度lllllllll13%  xp
綱要總論 /壹‧何謂『真理』 (十二)上帝拯救地球飛碟會
綱要總論 /貳‧何謂『異端』、『極端』 (十三)雷爾教派
(一)安息日會 (十四)撒旦教
(二)耶和華見證人 (十五)新世紀運動
(三)摩門教 (十四)青海觀音法門
(四)天主教 (十五)儒教
(五)統一教 (十六)道教
(六)JMS攝理教 (十七)一貫道
(七)新約錫安山教會 (十八)日本神道教
(八)真耶穌教會 (十九)伊斯蘭教
(九)新約教會 (二十)婆羅門教 印度教、耆那教 錫克教
(十)大陸異極端 呼喊派、哭重生 被立王、三班僕人 靈靈教、肉身成道派 (二一)佛教 禪宗、淨土宗、密宗 喇嘛教、台灣四大山頭
(十一)基督教在中國 (二二)聚會所
綱 要 總 論
壹‧何謂『真理』

『真理』乃『永恆絕對之事實』,不同於『當下相對之事實』,唯『上帝的道(話)』配稱。
『道』也稱『聖言』,具無上之權威,凡領受『聖言』者就『因道成聖』【約十七17~19】。
『聖言』之原文意即『上帝講話之處』,乃指『至聖所之施恩座』【出廿五22、詩廿八2】。
『聖言』散載於《聖經正典》裡,『正典』原文即『規矩、量尺』【徒十七2、11】。
『聖言』嚴限是『上帝以“第一人稱”直接發話,或透過“使者”逐字傳達』【申十八18~20】。
『聖靈置入思想或圖像於器皿中』是最常見的『默示』方式,但不可與『聖言』等觀。
『真理』如 有『罪、信、洗、按手、復活、審判』六個面,需面面俱到【來六1~2】。

A. 兩造關係之建立起始於『契約』,『約』乃真理最基礎的概念。人類自墮落後,上帝出於慈愛憐憫的本性,曾向該隱【創四15】、挪亞【創六18】、亞伯拉罕【創十五17~18、十七9~11】、以撒【創十七19、廿六2~3】、雅各【創四八3~4】、摩西以色列民【出廿四4~11】多次顯現,幾乎都與『和人訂約』有關。『聖約』讓被逐離園的人類,不致像斷線的風箏遠颺。(人與人間最早的『約』是『婚約』,它令男女兩獨立個體緊密連結成一體;『聖約』令污穢罪人與烈火忌邪上帝合而為一。『約』的語字義即『鎖鏈』,其功能就是『綑牢綁緊』【結廿37】;『聖約』只能由上帝出面召人來訂立,人無資格主動找上帝簽署,但上帝容許人『許願』【撒上一10~11、傳五4~6】,只是上帝對『許願』不具兌現義務,『聖約』卻強制上帝踐履承諾。與其說『聖約』拘束人,倒不如說『聖約』令上帝自縛手腳,免得盛怒下將生性悖逆的選民給掐死踹斃,不過死罪可免、活罪難逃【利廿六43~45】)。從上述『立約』的相關經文裡,可歸納出『聖約』訂定的步驟有三----『頒佈誡律約書、築壇宰牲獻祭、擺宴歡喜吃喝』。從此,定期向上帝『獻祭』便成了紀念並延續『聖約』之儀式【詩五十5】,『獻祭』也成了『敬拜(禮拜、聚會)』流程中,『外院』之事奉項目。追根究底,上帝與人之間的嫌隙乃『罪』造成的,因此,人若要重新與上帝恢復交通,首要解決的是『罪』,『贖罪』便是『獻祭』的中心目的【利十七11】,『宰牲流血代償』乃人類最原始的宗教行為(『祭』原文即『宰』)。很不幸,人被墮落天使引誘,誤將裊裊馨香獻予“諸神”,祭典於焉變質。那以各路“諸神”名號所築的祭壇,便是靈界各級鬼魔與人訂約之所在,當人將祭肉擺在壇上燒烤並吃下肚時,就是在與鬼魔進行一場誓約【林前十14~22】,其結局便是與鬼魔捆牢,一起下到黑暗的深淵裡。若想斷開邪穢鎖鏈脫離沉淪,除了轉向與聖潔上帝綁緊外,別無它途----【拿二】)

B.
新約時代以『讚美祭』取代了血淋淋的『牲祭』,當吟唱或唸誦『至尊聖名』,並讚揚祂的偉大美德時,就是在進行神聖的誓約,其有『出黑暗』之效能。『約櫃』是由精金的『施恩座』, 與木質包金的『櫃』上下相疊而成【出廿五21~22】。『施恩座』乃『上帝寶座』的象徵,『櫃』則是代表著『聖民百姓』,兩者之所以能緊密結合,全因擺放其中的『十誡約書』。『寶座』象徵著『上帝無上權能』【撒上五】,故以色列民不論行軍作戰,『約櫃』必為其前導領軍。雖然所羅門之後,『約櫃』不知所蹤,但『讚美』形同『設立寶座』一般【詩廿二3】,『讚美』不單只為紀念『聖約』而已(自保),也是克敵制勝之利器(反擊)【代下廿13~23】。

C.『神聖之本源----上帝』會從世界(黑暗權勢)中,將部份的人『呼召』前來與祂『立約』,這些從凡俗中被『揀選分別出來』的人,就『歸上帝為聖』,聖經術語上就叫『成聖』【出十九4~6、申七6】(『框劃界限以示分別』乃『成聖』之原意,首見於【出十九23、利廿七32】)。歷來『聖約』雖頒布多款,但仍以『舊約----摩西律法』及『新約----十架福音』為軸心。被圈在『舊約』中的稱『聖民』【申廿八9、卅三3(應譯成聖民)】,被綁在『新約』中的叫『聖徒』【羅一7】,但『舊約』說的是:『今日立你作祂的子民,祂作你的上帝』【申廿九13】,『新約』則更上層樓,應許的是:『今日立你作祂的兒女,祂作你的父』,那圈在前約中者乃『百姓格』,納於後約中者乃『兒女格』,兩者福祉有天壤之別(注意!後約乃要堅固成全前約,並非廢止,目前兩約並存給予人選擇藉何約以『成聖』的自由【太五17~19、羅三29~31、徒廿一17~26】)。莫以為『成聖』是多高深的靈程境界,說穿了不過是人與上帝間恢復關係之起點【林前六11】,僅僅是夠格進入『外院』參與『獻祭』罷了。由於歷來『因約成聖』的應許,總把『家庭、家族』,甚至『國族』給納入範圍內,並且綿延廣澤後代子孫,所以約書亞示劍時,他不單只為自己,同時也為家人與上帝誓約【約廿四15、申廿九9~15;參閱徒二36~39】。舉凡『挨、摸、吃聖』者皆『成聖』【出廿九37、利六18、結四四19、太廿三16~19】,『成聖者所生的』更是理所當然地被視為『聖』【林前七14、利廿二11】。值得大表特書的是,上帝對召回歸屬祂的產業『不問好壞、一概不悔』【利廿七32~33;羅十一28~29】。

D.『成聖』有若『上帝從撒但手中收回產權』,能斬斷與鬼魔訂約之鎖鏈,但『成聖』之效力著重於離世後『魂』擺脫鬼魔之權勢,對於身處黑暗帝國轄境下的今生,仍難免受鬼魔之干擾攻擊【羅八21~23】。就靈程而言,『成聖』好似『才出埃及剛過紅海,但尚未入應許地』,還有一連串硬仗要打。注意!信實的上帝雖不『悔約』,但就怕人會『毀約----完全離棄上帝專去事奉別神』,否則『聖約』乃『鹽約』可永存不朽【利二13、民十八19】。至於腳踏兩條船,既敬拜上帝又沾染偶像之污穢的『違約』者,又該如何論處呢?若是『百姓、平信徒』違約,上帝基於『慈愛憐憫』,管教難免但還不致拋棄產權【賽五四7~8】。但若是『祭司、長老』等有『聖職』在身的『牧人』若違約,則自掘墳墓死路一條,因百姓之所以會走岔了路,通常是被負責帶路的牧人給領入歧途的【瑪二7~8、賽三12~14;啟二18~23】。

E.『聖約』通常會規範出需履行的義務(框劃界限),舊約要求聖民『謹守摩西律法』,以『割禮、安息日、逾越節、什一供獻、會幕聖器』為『成聖』之證據與世代定例【創十七9~14;出卅一12~13;出十二15~17;民十八19~24】;新約則要求聖徒『口裡承認心裡相信基督乃唯一拯救』,以『洗禮、聚會團契(『教會』之希臘文意即『呼召出來的團體----召會』)、聖餐(吃喝以完成簽約的最末手續)』為『成聖』之證據與定例。凡終生信守實踐上述約定者謂之『成義』。就靈程而言,『成義』好比『入應許地』,當然比那剛出埃及尚在曠野蹣跚的『成聖』更高階。只要『立約』就得『成聖』名份,但必須『守約如一』才能『成義』,因此『被召的多、選上的少』。(『成聖』是對群體的應許,具『世襲、感染』效力;『成義』則針對『成聖』者進一步的要求,須個人受檢應考並於蓋棺時才論定,不具『傳承』效力,但『稱義』----)

F.《聖經》對『罪』的定義為『沒射中目標、背約』,意即『超出框劃的界限外』【羅三23“犯罪”之原文為“偏離未中標靶”】。『義』即『罪』的反義詞,其原意為『遵照上帝所吩咐的一切規範』【申六25】,故舊約的『成義』是指『守全律法』之意,其條文近600條。凡違反『約書』所訂之條例者,就被擔任審判長的上帝判為『墮落、悖逆』,身份貶謫謫為『罪人』,必需承受事先所預定的『死----下陰間不得見上帝的面』為罰則【羅五12】(『死』的總意是『魂與上帝的靈隔絕』,故會呼吸的罪人在上帝眼中已算『死人』【創二17、太八22】。至於斷氣身亡,《聖經》以『睡』來形容,因有天全都要甦醒復活過來【但十二2、13;帖前四13】)。但那由始至終合乎規範者,就被上帝判為『無罪、得救』,身份褒陞為『義人』,得享所應許的『永生----上天堂得見上帝的面』為賞賜獎勵。『罪』與『義』其實是上帝終審『成聖者』有否履約、判決及格與否所採用的法律術語。上帝好似射箭場上的評審裁判,當場中的選手射中靶心時,祂便舉起『義』的旗子揮舞,反之,則舉起『罪』的旗子搖晃,觀眾席(天使群)時爆讚揚、時傳噓唏。切勿以『人智』去判斷上帝所頒之規矩合乎『情理』否(祂有絕對的主權將紅心擴大或縮小,標靶擺近或置遠,每位選手須射六百支箭全數命中或只射一支定生死)!當上帝說:『不可殺人』時,那殺人的就犯罪;當上帝說:『殺盡迦南人』時,心慈手軟者就犯罪。那歸類於『不潔』之活物【利十一】,舊約時誰吃下肚就干罪,但在聖靈三申『凡物已潔淨』的新約,避諱不吃反招責備【徒十9~16】,故入人於罪的不是食物本身,乃是有無違背『聖諭』來作定奪。教會在面對『同性戀、以巴衝突』等棘手問題時,務要依循此原則以上帝的『話』為取決導向,不可遷就世風潮流,就算『人權、自由』是普世價值,也不可凌駕於『聖言』之上,這或許是當初禁止始祖摘食『叫人能分別善惡的果子』之原因吧!

G.新約可否吃『血』及『祭偶像物』爭論已久,那主張禁令已解除的,總引用彼得那段『凡物已潔淨可食』的異象為根據【徒十9~16】,殊不知鑄成大錯,因『血』及『祭偶像物』打一開始就未列於『不潔活物』之清單上【利十一】,故當解除『不潔活物』之禁令時,並不意謂『血』及『祭偶像物』可以破戒了,更何況,聖靈叫彼得開禁時,那句『宰了吃』,就是『先放血後才煮食』,『血』依舊須按律『埋灑』【利十七1~13】(『宰』原文即『祭----壇前殺牲灑血後,肉置壇上火烤而食』)。爾後,在聖靈頒布給外邦教會的『四大禁忌』中,『禁食祭偶像物及血』分列一二【徒十五28~29、廿一25】,第三項『禁吃勒死牲畜』,還是與處理『血』有關。《律法》對『不放血、吃血』處『唯一死刑』,『拜偶像』更陷全民族連坐遭殃,其嚴重性豈是『吃不潔物』所能比擬的。『吃祭偶像物』有三種情況,一是『自拜自吃』。這等人該逐出教會【林前五11】,但個人以為,被脅迫參與祭拜者只要不吃祭物,『邪約』就無法完成最後的法定簽署程序,這是給初信者不得已的短期融通,但被迫吃祭物者千萬勿領聖餐;二是『不知情而誤吃』。對真正明白『聖的感染效力遠大於邪』的信心者而言,『偶像祭物』真的不算什麼,誤食並不礙身,且不知者無罪;三是『明知而吃』。這就犯了『干犯聖言』的大罪。【林前十14~33此指一般的邀宴作客而非參與異教祭典;八9~13此指作醮祭典,但結論還是禁止吃食】

H.『公義』與『仁義』的原文是同個字【來七2】,其乃由『義』所衍生出來的另個字眼,通常指『憐憫孤寡、賙濟貧乏、恩待寄居與僕役』等『善行』,故譯為『仁義』較貼切,但大家似乎慣稱『公義』【賽五八6~9、詩一一二9、太廿三23】。簡單地說,『行義』是指『行善』,與『守全律法』的『成義』不同,一旦兩者混淆時,『律法主義(得救=信心+行為)』便抬頭(保羅申論的是『非關行為白白成義(稱義)』【羅四4~6、加三1~4】,雅各應是強調『稱義後當行義(善)』,但留下惹爭議的敗筆【雅二24】,成為『律法主義』的護身符);『公義』有個最佳拍擋叫『公平』,兩者常連袂出現經節中,它指的是『無私審理、正直斷案』的『義舉』【伯廿九12~16】。『公義、公平』合起來俗稱『正義(秉公行善)』(先知總斥責以色列的軍政、宗教領袖『公義淪喪、公平蕩然』,因其剝削欺壓弱勢者,又收受賄賂屈枉冤情,毫無正義可言。《聖經》稱守全誡律者為『義人』、違背誡律者為『罪人』;樂善好施者為『公義善人』、不貪非份之財能公平斷案者為『正直人』、背離公義公平者為『惡人』;忠於聖約不沾異教邪穢者為『完全人』、明白全備真道不被異端迷惑者為『成熟人』)。『公義、公平』乃『上帝寶座之根基』【詩九七2】,也是『軍裝』中遮胸的『護心鏡』【弗六14】,並雙手中退敵之『兵器』【林後六7】,故『獻讚美為祭設立寶座』容易,但若要『祭壇』四平八穩,能發出令魔軍膽戰心驚的榮光威力,就非得維護『正義----行善正直』才成【撒上二12、三13、四11惡人令寶座傾塌;來十三15~16以秉公行善的雙手扶穩寶座】。(雖然『成聖、稱義、重生、得救』與『善行義舉』無關,但它卻是新婦的『征衣、嫁裳、后冠』【啟十九7~8、14;提後四8】,不可不防的是,它也是撒但差役迷惑人的“偽裝”【林後十一14~15】)

I.上帝要求『分別為聖』的人要『成義(守全誡律)』及『行義(行善正直)』。『行義』換來『今生福樂』,『成義』賺得『永世榮華』,即『得救上天堂』,然『行義』並不難,但要『成義』比登天還難(『沒有義人,連一個也沒有』【羅三9~12】,並非指『找不到行公義之正直善人』,而是說『找不到守全律法之無罪義人』)。最初在伊甸靶場裡,上帝只交給始祖一支箭【創二16~17】,但始祖連這輕而易中的一箭都失了準頭,就更別提西乃靶場上,每人都需射將近600箭,且要求支支無誤(只消一支射偏就被轟下場),如此沉重的軛,舊約選民那個不是臂膀發酸、背脊發涼,故千多年間從未出現過『神射手』,因無人能『憑守律法成義』【羅三20、雅二10】。若單單以『守全誡律與否』來斷定每個人是『義』或『罪』的話,除了道成肉身的基督外,『義人』這頭銜根本不可能出現在任何人的身上,但『義人』的封號的確出現在挪亞亞伯拉罕的身上啊(羅得哥尼流應屬『公義正直人』【彼後二7、徒十22、4】),而且,出埃及數十萬成年男子中,那被恩准進入應許地的迦勒約書亞,似乎並非因兩人的品德性格無瑕之故【書九14、民十四】。可見,要想上帝舉起『義』旗揮舞,實另有途徑。為此,當門徒對『得救』感到絕望時,耶穌胸有成竹地說:『在人是不能,在上帝凡事都能』【可十26~31】。

J.在『摩西律法』頒布之前,挪亞亞伯拉罕之所以被稱作『義人』,全是因『聽信上帝的話』【來十一7、創十五6】,也就是說,『因信心稱義』早在『憑行為成義』之前就存在了。既是這樣,上帝為何要擱下簡單的『因信稱義』,改採繁瑣且明知無人能守的『律法』,來作為檢驗『得救』的量尺呢?保羅仿佛是說,舊約施行的千多年間,乃是『啟蒙教育期』,因自『巴別』以來,世人全被沙蠻巫術給控制,早把神聖忌邪的上帝給拋到九宵雲外了,甚至連『聖約』中的雅各十二支派也被埃及異教給污染了,上帝為叫選民重新有系統地來認識祂,首先就要顯明那撕裂人與上帝和諧關係的『罪』是什麼,畢竟,人若連得罪上帝都不自知的話,又怎會試圖修補裂痕呢?『律法』的功用正為凸顯『罪』的嚴重性,雖然會叫人深陷黑暗無助中,但當欲滅頂絕望之人見到十字架浮木時,便會迫不及待死抱不放而非視若無睹,故『律法』乃吸引眾人來到基督跟前的手段【羅五20、七7、八1、加三19~24】。重點不在於森嚴的『律法』叫人暴斃“曠野”,而是定睛於有兩個人(迦勒約書亞)因著『堅信』獲得上帝的歡心,被豁免於『行為』的檢驗外。表面上,『守全律法以成義』窒礙難行,但隱約顯示有條暗道“窄路”,讓人繞過『律法』的路障,直奔終點被上帝『稱為義----算是及格』。

K.『稱義』乃古代法庭專用術語,意即『為罪犯撤銷控訴、宣判無罪、豁免刑責』,但這可不是平反冤情,而是對罪證確鑿的人犯法外施恩。『頂罪替刑』乃自古就存在的規矩,當無辜的耶穌被三審死刑定讞之同時,牢裡等候秋決的大盜巴拉巴卻撿到便宜特赦開釋,這就是『稱義』的經典範例【路廿三13~25】。如此一來,『罪人按手在無辜祭牲的頭上後宰殺之,祭司面向聖所彈血,並宣告罪人已獲赦免』,正是進行一場『稱義』的儀式。故人縱然無法『守全律法成義』,卻能『因信為人頂罪替刑的耶穌而稱義』,那獲『不起訴處分當庭釋放』者就是『稱義得救』之人。『赦免』非關個人立功努力,全靠『代贖』一途,的確是『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』故稱『救恩』【羅四1~8、加五4~10】。『稱義』一樣得『聖言』保證能獲『永生』為獎賞【約六47】(『稱為、歸於、屬乎、算是、視作、當成、列在』都是古代法律與會統簿記之專業術語)。在新約所框劃單一條『唯獨相信基督才稱為義』的界限下,對『義』的認定壓根與『行為』無關,那行善不遺餘力的慈濟人成了下陰間的『罪人』,而無惡不作的陳進興反成了上天堂的『義人』。只要悔改決志之當兒無疑無惑,即按著信實上帝的應許得『義人』之名份,爾後縱然跌足失腳落入血氣、懷疑、敗壞中,也絲毫不影響其『得救----一次重生、永遠得救』【林前五1~5、三15】,挪亞亞伯拉罕正是預表【創六9、九21;十五5~6、十六1~3、十七15~17】,唯『毀約----離道叛教』例外【來六4~6】。『稱義享永生』的道理令人難以置信,所以才稱『絆腳石』【林前一21~23】,人大多拿到此箭時,不往紅心射反往地上擲,轉身冷笑嘲諷著離場,然那些將箭射出的,也有不少人不放心地欲向上帝另索幾支補射【加三1~4】。

L.新約雖強調『彼此相愛』,但並非毫無高低『等次』之分【林前十二28、十五23】,只是嚴禁仗權管束、自傲藐視他人【彼前五3、林前十二20~27】,採『大服事小』為原則【太廿25~28】。新約『各級等次』與『各樣洗禮』息息相關,『洗禮』分『水洗、血洗、靈洗』三種。對於第一代信徒而言,在『全心相信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拯救』之決志立約當兒,『血洗、靈洗』合併同時進行【出廿九21】,爾後『理當盡諸般義(按禮履行)』在眾人面前行『水洗禮』表明歸入教會。然出生於基督教家庭者,小時先受象徵『成聖』的『幼兒洗』,長大後依其意願決志,行象徵『稱義』的『堅信禮』。然『水洗』分施洗約翰的『洗禮(點、灑、浸)』與耶穌傳的『洗腳禮』【約十三3~10】,由於『洗腳禮』是將『已洗淨者與基督聯結一體』,故先經『血洗、靈洗』者所受的『水洗』,與曾受『幼兒洗』者的『堅信禮』,應是採『洗腳禮』好成為『基督身體(教會)』的一員。是故,聖徒之『不信的家人』,因享有『挨聖成聖』的福份,如同舊約的『百姓等次』;聖徒之成年家人,雖未堅信(未重生)但自願受洗者,及未成年之家人由父母作主者,行『浸、點、灑水禮』,如同舊約的『利未等次』【民十九9除罪水、17~19灑、八5~7點彈】(『嬰兒洗、水洗』取代『割禮』,乃上帝賜予聖徒子女及其家人『成聖』之特權,但未必『稱義得救』【林前十1~6】;『水洗』乃守聖餐之條件【出十二48】);凡堅信者會蒙聖靈施以『血洗、靈洗』而稱義重生,接著行『洗腳禮』加入教會,如同舊約的『祭司等次』,『洗腳禮』等於是『入會禮』【出四十31~32】;重生者若進一步領受『聖靈澆灌』,就如舊約的『大祭司等次』【出廿九7】;至於蓋棺論定的『得勝者』,就領受最高的『君尊等次』。

M.『按手』分『按頭』與『按身』。『按頭』使用於:1.『父執輩奉聖名給兒孫祝福』【創四八14~16、可十16】(聖職者為人祝福宜採『舉手式』【利九22】。『祝福、賜福、頌讚』的原文雖同個字,但意義不同【民六22~27】);2.『轉移(歸)』【利十六21、民八10】;3.『分賜恩賜以承接受膏聖職』【民廿七18、提前四14、五22】(使徒信徒按頭,好叫人承接『新約大祭司』職,此聖職專司『傳福音勸人與上帝和好』【路廿四47~49】。只要是『受膏者』都可為人按頭傳遞『傳福音』聖職,但寶座欽點的使徒先知其成功率較高,主權仍在賜膏抹的聖靈手上);4.『按立執事』【徒六6】(按立長老也應如是);至於『按身』則常是為了『醫治禱告』【可五23、八25、徒廿八8】,也為『扶持加力』【但九21、十10】。由於『按頭』需考慮位份高低【來七7】,故『差傳』時,位高者為受差者『按頭』以象徵『委派』,位低者為受差者『按身』以象徵『扶持』【徒十三3】,至於位階的排列次序,應參照【林前十二28】的排序。(新約的『聖職』共有『使徒、先知、教師、傳福音的、治理長老、執事』,有出於聖靈的直接徵召,也有透過『受膏者』的間接委任,但上帝也從不拒絕那『渴望羨慕與聖靈同工』者的自薦【民六拿細耳條例、提前三1】)

N.『按手』還有項被遺忘的古老原始作用----『對簿公堂時居間調停以求和解』【伯九32~33原文】。『稱義』者雖幸運步出死牢,但難保不再犯案又被送回籠捱鍘,因此有賴『中保』執行『按身』的工作,術語即『聖職屬靈權柄遮蓋』。『遮蓋』有五種,頭一種叫『遮掩(特赦既往不咎)』【伯卅一33】。墮落之初,始祖出於本能嚐試自編葉片遮身,此『自救』的基因遺傳於普世宗教中,但『自救』並不被上帝所承認,反勞駕上帝殺牲取皮作遮衣,此意謂『遮罪』的“義袍”須由上帝親為【創三7、21】。舊約祭司只要身穿『遮掩罪孽的聖衣』時,就享有在上帝眼中『暫算為義』的特權,得以進入『聖所』進行『獻香』職責,不致在聖潔忌邪上帝之面前『擔罪而死』【出廿八43】,不過,祭司踏出『聖所』前需先脫下『聖衣』【結四二14】。『浪子回頭』比喻中【路十五22】,慈父以“上好袍子”遮掩不肖子滿身的髒污,便是天父賜『白衣禮服』遮掩聖徒過往罪孽之寫照,但與舊約不同的是,『白衣禮服』是穿在重生者的靈魂上非肉眼可見【啟七9~17】。但經『特赦』後的聖徒,依舊活在肉體血氣與墮落敗壞的世界中,一定難免被誘再犯,若暴斃曠野基督豈不白白犧牲了,這時就需動用第二種『遮蓋』。

O.第二種『遮蓋』叫『遮法條(司法豁免權)』。乾脆一不作二不休讓控方面臨『無法可據以起訴』的窘態,此乃因新約聖徒天國駐地使臣的特殊身份,享有『外交免責權』,這比前述的『遮掩』更一勞永逸【西二13~15、羅五13、八1】。『施恩座遮蓋法版』便是『遮法條好叫人消遙法外』的預表。也許,有人會覺得上帝有點“循私護短”,但別忘了,罪人『因信稱義』前是按『國法』處置,依法已頂罪替刑付足代價才獲釋,爾後,被付贖款者買回家,縱然犯錯
也是關起門來以『家規』論處,說白點,上帝的家務事誰管得著啊!且按國際慣例,當外交使節犯大錯時,須由派遣國召回懲處,駐地國的法律拿他沒輒。但可別以為『家規』的藤條輕落,『在你們中間病的、死的也不少』【林前十一30~32】,所以又得動用第三種『遮蓋』。

P.第三種『遮蓋』叫『遮蔽(保釋嫌犯)』,乃上帝賦予『祭司』的聖職權柄。自古『祭司』乃上帝所設的『中保』,依天賦職權具『中人(媒介傳達)』與『保人(調停仲裁)』的效力。『祭司』在『香壇』前燃香事奉,向上帝傳達百姓的祈願,此即擔任『中人』;在『祭壇』前彈血宣布罪人蒙赦,此即擔任『保人』。被分別出來肩擔全民族罪孽的『利未人』也是種『保人』【民八19】。上帝規定聖民只要負起『供養』的義務,就得享中介作保的好處,一旦供獻停止,便失去中保的遮蔽,其過犯就顯露在上帝面前,得自行承擔咒詛報應【瑪三8~9】,此乃『什一供獻』的主要用意【民十八21~24】,同時附加滿足上帝對『行公義(行善)』的要求【申廿六12~13】。新約時代,信徒與天父之間的唯一『大中保』就是『耶穌基督』【提前二5、來七22~25、羅八33~34】,但信徒與基督間依然存在著『小中保』,為免於『家規』懲處而效力。由於新約聖徒『人人皆祭司』,故每位稱義重生者皆擁有『祭司聖職權柄』可以『彼此認罪,互相代求(相互遮蔽)』【雅五16】。上帝為保證新約聖徒能獲判無罪上天堂----『一次重生、永遠得救』,特別為『因信稱義』者預備了上述三道『遮蓋』,從此消遙法外高枕無憂了【來九27~28、約六39~40】。(舊約藉『供獻』躲入中保的『遮蔽』下以求免刑。至於新約的『授受』雖保留『遮蔽』的效力【太十9~15】,但以『得賞賜』為主要訴求【腓四15~19、太十40~42】;猶太教會因耶穌的命令仍需守『什一』【太廿三23】,但聖靈已另外責成外邦教會不必守『什一』了【徒十五28~29】,初代教會的確存在兩套『教會法規』【徒廿一17~26】)

Q.第四種『遮蓋』叫『遮眼(遮審判官)』【創廿16】,乃上帝賦予『受膏聖職等次』的特權,好叫忌邪者『看不見過犯』,此乃遮蓋群體罪行時派上用場,有別於前三項乃為個人開脫罪。舊約『受膏聖職』有『君王、先知、大祭司、祭司』四等(新約以『使徒、先知、教師、傳福音者』取代),上帝賦予『受膏聖職』有『居間調停以挽回天怒為眾民討饒』的權柄,尤其當『先知、大祭司』搬出『天王條款』行使『職權不起訴』時最具威力。當毀滅發動之際,只要『先知』挺身堵住『破口』,上帝不得不"反悔(改變態度)"嚥下怒氣【結廿二30、出卅二7~14、民十四11~20、詩一零六23】;『大祭司』藉『香爐』的煙遮住上帝的眼目,以止息災殃刑罰【利十六11、民十六44~48】。所以,在『那日(清算、宣判日)』發動前,深諳此道的『受膏者』全需事先被召回天上去----『被提』,免得留在地上動用職權"阻撓礙事"。至於在不久的將來,即將登位的最高受膏等次『得勝君王』,其本身就是『審判官』,想來個『掩面不視』也是"舉手之勞"。(但『遮眼』似有不靈時【耶十五1~4、王下廿一1~9、廿三24~27】)

R.當『膏』作名詞時指『聖油』,乃『聖靈』於舊約時期的表徵物【約壹二27】;當『膏』作動詞時指『膏抹----抹聖油行按立聖職禮』。『膏抹按立』又因油抹的部位不同而分兩等,一是『彈灑掺血的膏油於衣服上承接祭司職』【利八30】,一是『膏油澆淋於頭上任君王、大祭司職』【撒上十1、利八12】,至於『先知』,自古便由聖靈自行澆灌膏抹,從不假人手進行按立儀式。新約乃『聖靈時代』,本尊既然現身,表徵物『聖油』便得遜位,於教會中行『抹油』儀式誠屬畫蛇添足,『奉耶穌基督聖名按手』已然取代『抹油』了【可六13、雅五14?】。若此番話聽不進去堅持非要『抹油』才過癮,就得照規矩步驟來,按律僅君王及(大)祭司等次消受得起,且須先行潔淨後才抹,若妄為瞎攪和就得『從民中剪除』【出卅30~33】,那無知到為尚被鬼附者『抹油』,及愚蠢到為異教徒及偶像『抹油』者,快去面壁悔過求饒吧!追求『靈恩』者應避免落入『有熱心、無真知識』的陷阱【羅十2、彼後一5、約四23】。(以『忌邪』為名的上 帝,其『潔淨聖化』的對象僅止於『凡俗、不潔、罪』,從不及於『邪』【申七25、九21】;『恩膏』之原文單個『膏』字,若為凸顯『人不配得』而冠上個『恩』字也無妨。只有從未被『聖靈澆灌』者,或渴慕聖靈賜予更高聖職權柄者才須『求恩膏』,至於那曾被澆灌已領受聖職者,若希望擁有更大超自然能力乃是『求恩賜』;當『膏』指『聖靈』時,不該分強弱,但『膏抹』則會產生『聖職權柄』高低、『恩賜能力』大小之差別)

S.上帝吹入始祖鼻孔的『氣』,就是『靈』【創二7】,地上萬物中僅按上帝形像樣式造的『人』獲『分靈同住』的殊榮,故《聖經》稱亞當為『有靈的活人』,其它鳥獸物種則稱『活物』,連形貌具獸徵的天使也如是稱【創二19、結一5】。由於『活人、活物』之原文即『魂』,故『魂』乃『受造生命格』,而『靈』即『造物主宰格』(希臘神劇中,從演員舞者所戴的面具就知其所扮演的是那位神,這能彰顯特定『角色、身份』的面具就叫『格』,一如從平劇臉譜即知旦格、丑格。故『靈』與『魂』是分別用來指『造物主』與『受造物』的『格----角色、身份』)。"物質界"僅佔宇宙的4%,其間的『魂』多披了層『血肉軀體』,而"非物質界"中,存在著多不勝數的『魂』,其中具身形者俗稱為『天使』。由於先民深受錯謬的『汎靈論』影響,混淆了『靈』與『魂』之分際,使得希臘文的"πνεϋμα"可譯作『靈、魂、靈魂、生命、氣息、氣、風、心、心靈、心意、鬼』,連希伯來語的『靈、魂、氣息』也是互通【傳三19~21、箴一23、十七22】,導致『靈乃至高無上、獨一無二的創造主宰,唯上帝是靈,餘皆受造之魂』的真理遭扭曲【約四24、林前十二4、13;代下十八18~23】。錯亂的『靈魂』觀念既然深植於各文化中,那麼,譯本經文中諸多翻為『靈』的,恐怕是指『魂、心、鬼』。例如:『謊言的靈、憂傷的靈』應是指『心』。聖天使乃『服役的魂』,墮落天使稱『污鬼』才恰當,不宜叫『邪靈』【弗二2】。還有,該以『亡魂』取代『亡靈、祖靈』。至於『人的靈、天使的靈』,應是指『上帝分賜在人與天使裡頭的聖靈』【傳十二7、伯卅二8】。『靈』既然是『上帝格』的專有名銜,胡亂加諸於『受造物』上的話,是為"大不敬"。亞當墮落之初,『靈』 綱要概論 -10- 便斷絕與『魂』的聯結交通----『死』【創二17;太八22、林前十五29】,不過『靈』依然信守『內住』的約定停留身內,只是已不搭理人。然『前世代』的人類沉淪到與畜生禽獸幾無異,將世界搞得穢亂至極,故上帝定意清洗一番,並於洪水前夕『中止契約』將『靈』收回【創六3、猶6~7】("逆性"之原文有"外國、異種"之意,《聖經》稱『逆性情慾』為『邪穢』,比『淫穢』更可憎,其有『鬼交、獸交、同性交』三種【利十八21~23"兒女歸摩洛"原文應是"精子歸摩洛";在原始沙蠻祭典的最末道儀式,需與神廟中的男娼女妓交合,甚至與神獸茍合以換取人畜興旺】,但同志神學詭辯:『《聖經》幾處譴責同性戀的經文,是專指肛交、濫交及宗教祭典上的臠童儀式,並非指"合法婚約、單一伴侶"下的同性戀』)。

T.『今世代』從方舟八口繁衍出的眾族,皆呈『無靈』狀態,並非如傳統神學所稱的『靈在人裡頭昏睡』。整個舊約時代,僅極少數的『受膏聖職者』,蒙『靈』偶而『降臨(停、澆灌、受感)』在身上,但其並非『靈永遠內住』。『收回靈』只是暫時的權宜處分,永恆早訂的終極計劃『父、道、聖靈、新婦四位一體』還是得執行(也就是說,『靈格』中具有四重角色、身份【約十七20~24、十34~35】),故挑上亞伯蘭並指定雅各十二支派為地上的『聖民』,教化他們重新認識上帝,接著,透過先知以西結預告了『新靈重回人裡頭居住』的應許【結卅六26~27】,所以說律法時代乃為接下來的聖靈時代作先鋒。施洗約翰昭告那帶下聖靈內住的關鍵者就是耶穌基督,並以『靈洗(即火洗)』一詞來凸顯比他所行的『水洗』更具潔淨功效【太三11、民卅一21~23】。當耶穌向尼哥底母論『重生』時,就以『風』為喻,表明『從靈生』並無"外顯可見"的徵候,全憑『信心』領受【約三3~15;徒八36~39、十六31~34】。就在復活的當夜,基督向門徒吹口氣,並宣稱:『你們受聖靈』【約廿22】,這一刻人類失而復得『靈』,以西結的預言成就了,也正式進入挑選『新婦』的階段。『靈洗、從靈生、靈內住、受聖靈、受印記』等名詞雖多,但全都是指同一件事,即『聖靈重生』,也是保羅所謂的『重生的洗』【多三5】,保羅並表示『重生』即『藉聖靈洗淨、成聖、稱義』【林前六11】,所以『靈洗』即『重生的洗』,即『新靈內住(非原靈甦醒)』,也是『心受割禮』【羅二29】,乃領受新約的『印記----得天上基業的憑據』,讓本是『局外人』的我們躍升成為『上帝的兒女』,獲頒『新約祭司聖職』的恩典【弗二11~12】。左看右瞧,『靈洗』與『重生得救』有關,『聖靈內住』也不會顯出超自然徵兆,全憑『聽信真道福音』【弗一13~14】,根本與『方言、顫抖、按手擊倒、禁食禱告』毫不相干。新約聖徒擁有舊約聖民所沒有的『聖靈重生、永遠內住』之應許,今凡『聖靈內住』的身體就視為『聖殿』,由『聖』等次晉陞為『至聖』等次,享舊約時代望塵莫及的尊榮【書五13~15、啟廿二8~9、太十一11】,今若還有人在教會中教導『看重聖日、聖地、聖物、朝聖』等觀念,或教導向有形質的物品致敬崇拜,或冀圖藉外在儀式以提昇靈命,在新約聖徒之上設定更神聖的人、事、物者,都當受嚴斥,因其脅迫『至聖』屈就於『聖、俗』甚至在『邪』底下,顛倒錯置天界所設之聖品秩序【太廿三16~19、西二16~23】。

U.基督向門徒吹靈氣之同時,託付了『傳福音予萬邦』之使命,但卻囑咐他們務必按兵不動,直待『聖靈降在身上』後,才出發開始執行使命【路廿四47~49】,於是大伙聚集一隅等候那『上頭來的能力』,這好比給戰士穿上『軍服』後,還需等發下『兵器』才上陣,不然只能赤手空拳當砲灰。在約四十多天後,眾所期待的『能力』從天降落在各人頭上,打自那天三千人集體受洗起,教會就不斷拓植開來。這個『聖靈為裝備信徒出去收割而賜下恩賜能力』的動作,路加在《使徒行傳》中以『聖靈充滿【徒二4】、聖靈澆灌【二17】、受聖靈、聖靈降臨【八14~19】、靈洗【十一16】』名之,總之,路加將與『聖靈』有關的詞彙全給套用在同件事上,硬是把『靈洗』張冠李戴成耶穌復活後的吩附,其實,『靈洗』是出自施洗約翰的口,耶穌從未提及【徒一4~5;約一26~33】,且路加全然忽略『受聖靈』早於耶穌復活那晚便已成就的事實。聖靈於『五旬節』賜下能力的動作,最恰當的用詞是沿用先知約珥在預言中的術語----『聖靈澆灌』。(注意!靈洗重生≠澆灌能力、內住身內≠降在頭上;以西結預言的是『重獲印記』的應許,約珥預言的是『降下恩賜』的承諾,前者為『得生命』,後者為『得能力』好使福音事工有果效,前者並無外顯的徵兆,後者則伴隨超自然的體驗)

V.猶太教會與外邦教會的首次『澆灌』,都不假人手由聖靈親為【徒二3~4、十44~48】,並彰顯相同的『方言恩賜』,除了下達『出城分散到地極萬邦』的指令外【路廿四47~49、比較創十一9】,也象徵兩族群無分先後大小須合而為一【約十16】。爾後,聖靈自行澆灌渴慕者,或由『使徒』藉『按頭』叫人領受『聖靈澆灌』。由於『馬可樓』上的聖靈作為是『降在頭上』,因此『聖靈澆灌』除賜下百般的『恩賜能力』外,同時也進行一場有若舊約的『承接君王、先知、大祭司聖職』的膏抹按立禮,然新約改以『使徒、先知、教師、傳福音者』稱之;至於有重生但未被澆灌者屬『祭司』職【約廿22~23】;受水洗但未重生者有若『利未等次』;未重生也未受洗的不信家人僅是『百姓等次』。凡領受『澆灌』的新約聖徒,便至少被膏抹按立為『新約四重職份』中的『傳福音者』一職【路廿四45~49】,其後聖靈再從『傳福音者』中,另膏少部份的人為『使徒、先知、教師』以擔當教會的『屬靈領袖』,巡迴於『普世教會』中以『講道、教導』為主要事奉【林前十二28】。至於『駐堂長老、執事』等『治理領袖』,則以『監督講臺、服侍群羊』為主,然長執也必須是由『傳福音者』中被遴選出來擔任【徒六3】。也就是說,『聖靈澆灌』乃擔任『教會聖職』的必要條件。(每位重生者皆有『宣揚、見證上帝美德』的責任,但並非都領受『傳福音』的職事,那要靠福音養生的基本條件是『受聖靈澆灌』,其所彰顯出的『權柄能力』,便是『奉差遣』的直接證據)

W.一個被『澆灌』獲聖職權柄與恩賜能力者,由於尚活在老我血氣與墮落敗壞的世界中,其若不被『屬天永恆的生命力給充滿』的話,職權能力反成順遂私慾的得力工具,其下場是被基督所撇棄,因新約的『受膏四重聖職者』不在『永遠得救』的免責保護傘下,需多一道『牧人審判』的檢驗【太七21~23】,這是對追逐靈恩者必要的提醒。『屬天永恆的生命力』即『靈』,祂在『重生』時就進入聖徒身內,在接下來的漫漫歲月裡,內住的『靈』不是蟄居靜待聖徒斷氣,好接『魂』回天家而已,乃是孜孜進行『魂』的更新與重建,這項矯正淬淨的工程就叫『聖靈充滿』,也就是以西結所謂的『除石心換肉心』【結卅六26~27】。由於『魂』擁有『自由意志』的緣故,導致更新與重建的工程極少圓滿完備的,也就是說,鮮少有聖徒在世時能達『完全充滿』的境界。究竟『魂』如何被『靈』所充滿呢?有別於『重生』是憑『悔改相信』、『澆灌』是藉『渴慕等候』,『充滿』需視『魂』肯否『吃喝浸沐』的意願而決定,要被『充滿』就得先『打破老我、放下自我』。『道----祂的話』即『靈』,就是『屬天永恆的生命力』,基督以『活水江河』稱之,故『吃靈糧、喝活水、浸沐江河裡』,就是『魂被純淨真道給餵養填飽』,這才是『聖靈充滿』的真義【約六63、約七37~38】。簡單地說,『靈充滿』就是『魂(心思意念)被屬天真理給充盈』,之前,『魂』裝塞的全是屬世的人本哲理、異端邪說,若不斷然割捨清除,又如何空出位置以容納真理呢?故此每位聖徒浸沐充滿的程度不一【結四七1~12、林後三12~18】。一個被『充滿』的人,其『魂』在『靈』的潛移默化下,會逐漸彰顯出『智慧、聰明、謀略、能力、知識、敬畏』等特質來【賽十一9】,舉手投足間也連帶會散發出『仁愛、喜樂、平安(非和平)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』等馨香美德來【加五22~23】,當然,『果子』的多寡端賴『充滿』的深淺而論,而『充滿』的深淺取決於『捨棄』的多寡而定。『重生』叫我們『成聖、稱義』,『澆灌』叫我們『傳福音有果效』,然『充滿』則為讓我們『得勝』。『風、火、水』乃『聖靈重生、澆灌、充滿』三階段工程之表徵,『重生、充滿』是為打造屬『土』之人脫胎換骨,以備成為『新婦』好與『上帝』合為一體,『澆灌』則是裝備人成為傳福音的工具,好引人歸回上帝,三者全是為了成就終極奧祕而運作。馬大汲營忙碌於『外院、聖所』的服事----『澆灌』,而馬利亞則專注於『至聖所』裡聆聽真理----『充滿』,馬大的熱心殷勤當然會獲得『賞賜』,然基督讚誇馬利亞『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份』【路十38~42】。(若連動機純良,只不過心直口快地發幾句嘮騷的馬大都被基督責怪了,那妄用、濫用恩賜竊佔上帝榮耀者,該當何罪啊!想想摩西遙望應許地興嘆的場景吧。)

X.以西結在發出『賜靈、換魂』的預言後,緊接著又發出『骸骨復生』的驚悚預言。既然人類初造未墮落前是『長生不死』的,那麼『十架救贖』就不單僅止於『靈魂得救』而已,需待『肉身得贖、復活不朽』才竟全功【羅八22~23】。有關『復活』的奧祕,就屬保羅與約翰領受的最詳備,請細讀《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》與《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四章13~18節》及《啟示錄第廿章4~6節》。首先,需特別注意的是,不只義人會復活,就連罪人也需復活,但復活的時間有先後之別。凡與上帝有約的『成聖者』,皆於千禧王朝前復活享福,這部份至少又分成四批, 依序是『新約得勝聖徒、未蓋獸印之災中殉道聖徒、新約得救聖徒、新舊兩約聖民』,各人在天界的地位就依其復活的先後次序而定。至於千禧王朝後才復活者,想當然爾,是與上帝無約之凡俗罪人,其復活之體與聖徒、聖民之榮耀靈體難比擬。其次,要釐清的是,『被提』與『復活、再臨』不同。『被提』之文義即『接運至它方』【結八1~3、徒八39、王下二11、創五24】,此詞於《新約》中專指『末日前基督接新婦至天家』之大囍事,這好似『新郎迎娶新娘過門,新娘揮別娘家搬到夫家展開新生活,從此以女主人的身份(格)仗權指揮家僕操持家務』。『復活』分多批,『被提』僅一次,『被提』行伍中包括:首批復活的新約歷代得勝聖徒,以及迎娶當兒活著改變榮體的得勝聖徒,將於『七號之最末支號筒』吹響時連袂昇天,在空中與基督相會(『被提』非『再臨』,前者如賊般悄悄駐蹕雲端,後者是眾目睽睽下冉降足踏橄欖山),此良辰吉日訂於『末七之半』【啟十7;帖後二3~9、啟十三5】,故《新約》原文以『更美的、特殊的、上好的復活』來凸顯首批復活乃『作初熟的果子歸於上帝和羔羊』,以示有別於其餘次的復活【來十一35、腓三11原文"或者我也得特殊的復活"、啟廿4~6原文"上好的復活"、十四4、利廿三4~14初熟節獻首綑,全面收割待五旬節】。何以舊約聖民無份於『被提』呢?因『被提者』的基本條件是『買來的』,故僅新約聖徒才符合資格【林前六20】。況且,舊約聖民未享『重生』,其『無靈之魂』暫被安置在『樂園陰間』裡,而『被提』的『靈魂』是基督從『天堂』帶下來的,因此僅教會有此福份。不過,並非所有基督徒皆『被提』,因單單『蒙召』尚不夠,還需符合『忠貞忌邪』與『行義』方中選【啟十七14、十九7~9】。也就是說,雖因信就能得救上天堂,但若未得勝就被排除於『被提』名單外(新約信徒『成聖稱義』乃上帝履約之結果,非行善所賺得,但上帝仍要求信徒需『離開不義、自潔』【提後二19~21】,『行善』是每位聖徒的責任,好叫我們實至名歸,不過,實際情況是『明知故犯』【羅七18~23】)。『被提』當兒,會有一大堆擠不上花轎的愚懶童女【太廿五1~13】,在往後的42個月中,將面臨兩獸殘酷無情的搜捕,需在『殉道』與『叛教』中作出抉擇,若選擇『殉道』,還有當『赴筵之賓客』的榮幸,但若為茍活而選擇『叛教』的話,連最起碼的『僅僅得救』都被撤銷掉,既然被蓋上『666獸印』,其下場就是與兩獸同下『火湖』,最末代信徒的命運是天壤之別的"大好大歹"。最後,不可不知的是,『被提』乃與一支將於『末日』前夕成軍之『極大的軍隊』有關【結卅七7~10】。由於『迎娶』到『完婚設筵』尚有三年半的空檔,其間乃基督欲掃蕩敵寇之『終末之戰----哈米吉多頓』最後整備階段,得勝者在正式登上后座『得榮耀』前【羅八30】,得先披穿戎裝效力軍前以其汗馬功勳好為『封王』鋪路,《啟示錄》中那支尾隨基督的打擊魔鬼之主力部隊『白馬騎士軍團』正是也【啟十九11~14】。由於『被提』的號角聲,下達的是『徵召令』而非『作戰令』,故應只有被徵募的『戰士』才聽聞,局外人只當是場地震雷鳴罷了【民十1~10】。(『榮耀』有兩個意思,一是『光輝顯耀、純潔尊貴』,一是『尊者有權享受卑者所獻之崇敬禮讚』,兩者於『靈界』獨『上帝格』配稱。然得勝者於『被提』時,獲賜『光輝顯耀、純潔尊貴』的不朽靈體,同時身披比得救者的『白衣』更高級的『細麻衣』,於『哈米吉多頓』後封王晉爵,『父、道、聖靈、新婦』合一並列『上帝格』,同享天使群獻上的崇敬禮讚,此謂『得榮耀』,圓滿完成創世前所預定、歷代以來所隱藏的『四位一體』終極奧秘【約十34~35、林前二7】;《舊約》慣以『榮耀』稱上帝臨在時的雲彩,約翰一語道破【約一14】。『變像山』乃『得榮耀』之預表【可九2~8】,有兩等人夠格位列榮耀中,即『忠心傳達聖言的摩西----象徵從死裡復活的新約歷代得勝聖徒』與『勇於挑戰邪惡的以利亞----象徵活著變體的末世得勝聖徒』)

Y.『人魂』歸處有三,『因信重生者的靈魂』昇上『天堂』、『未重生但成聖的聖魂』下『樂園陰間』、『不在諸聖約中之凡俗罪人的亡魂』則下『火燄陰間』,分隔兩陰間的『無底坑(黑暗坑)』乃銬鎖造成洪水的那批違紀天使之污魂的牢房。注意!『人魂』留置『天堂』或『陰間』都是暫時的措施,在『復活』後將有變動。原居於『第二層天』的『新約得勝靈魂』,於『被提』後以『靈、魂、體』榮姿,先成為統帥之鐵衛御林軍,終戰後晉封為『基督新婦』,遷至『第三層天----新耶路撒冷城』居住;原居於『第一層天』的『新約得救靈魂』,於『復活』後遷升至『第二層天』居住;原居於『樂園陰間』中的『新舊兩約之無靈聖魂』,於『復活』後會同『新約得救者、災中殉道者』成為受邀參加『羔羊婚筵』之嘉賓貴客,『聖魂』會蒙『賜靈重生』得以遷升至『第一層天』居住;原居於『火燄陰間』中的『無約亡魂』,將於千禧王朝後『復活』,接受『白色大寶座』的終審定讞,僅極少數冥頑不靈者,會以『魂、體』的姿態移監『火湖地獄(垃圾焚化場)』與『龍、獸』永滅【啟廿11~15】,絕大多數的亡魂會悔改選擇臣服基督,其身份是『百姓格』,將被安置在『新天新地』的各星系中之"伊甸園"裡安居樂業。傳統教義那『凡在世時不接受福音,死後亡魂就下火燄陰間受邢,然後拋下火湖地獄永滅,斷無獲赦之機會』的主張,明顯抵觸了《彼得前書第三章18~21節》。『火燄陰間』的功用是為『潔淨』,並非用來『刑罰』(火湖地獄才是刑場),此乃因《律法》規定的『潔淨』有兩道途徑,一是『直接以除罪水行潔淨』,一是『先過火再經除罪水潔淨』【民卅一21~23】。方舟內那八口人屬於『經水潔淨』,方舟外的人通通採『過火潔淨』。相同的,在世時『信而受洗』的人屬於『經水潔淨』,但『不信者』就得死後下『火燄陰間』行煉淨,待時日滿足就必恢復自由----『隔代審判』,從律法中的『豁免年、禧年、奴隸贖身條例』等規定可見一斑【申十五債務勾銷但聽憑意願可永委為奴;利廿五10歸返本家的大赦自由年;47~55近親代贖、自贖、禧年大赦】。想想,連罪惡之源頭禍首都可享『屢擒屢縱』的百般優待了【啟廿1~3、十七8】,那被引誘犯罪的世人竟毫無翻身的機會,上帝的愛與公平是這樣的嗎?(『一次重生、永遠得救』,但聖職者與末代信徒例外;『一人稱義、全家成聖』,連不信的家人也沾光而魂歸樂園陰間)

Z.第五種『遮蓋』與『罪』無關,乃上帝盾護其產業,諸先知常以『上帝伸出膀臂施行拯救』來形容,《中文聖經》譯為『遮庇、蔭庇』【申卅三12、賽五二10、詩八九10、九一】。相反的,『當背約的選民屢勸不聽時,上帝最後會縮手撤除屏障,讓管教之鞭長驅直入』,就叫作『破口刑罰』【結廿六7~13】。那真正『奉差遣』的『受膏聖職者』,皆擁有『為人祝福求蔭庇或咒詛降破口』的屬靈權柄,宜審慎勿濫行【太十5~15、林前五1~5】。從『立約成聖、因信稱義、施洗按手』到『陣前籲請上帝同在以遮庇護佑』,無一不與『宣告聖名』有關的【出卅四5、民六22~27、申廿1~4、詩卅三20~21、一零三1~5、路十17、徒四12】,故真理信仰的門戶是『聖約』,鑰匙則是『聖名』,除非憑『信心』轉動鑰匙,否則無法登堂入室。為免被人雕畫成偶像,上帝從不以本貌顯現【申四15~24、賽四五15~17】,僅頒佈『聖名』以代表祂自己,因此,認識並正確地使用『聖名』不容小覤。由於長久以來的錯謬,對上帝的稱呼早已混淆,故有必要作一番的釐正。首先,勿以『神』來稱呼『至高者』,當以『上帝』稱之較恰當(華夏古籍中的『神』,泛指『非凡眼能見的存在』,其含蓋了『眾神、鬼魅、精怪』,若以《聖經》的觀點而言,華文的『神』,充其量僅是『受造的墮落天使』而已。且,華人深受佛、道教之『肉身成道』的思想影響,其傳統觀念中的『神』,全是由『人』輪迴升格的,『神』必須再修行數千年後才成『仙』,『仙』再修行後才能成『佛』,華人教會失察,以『神』稱其敬拜對象,根本是自貶身份,矮化自己於佛、道教底下。秦以先稱『獨一的至高創造主宰』為『上帝』,『諸神』僅是『上帝』的臣屬。『上帝』的希伯來文即『伊勒沙代----全備豐足的主宰』);接著,勿以人為杜撰的『耶和華』稱之,當還原為聖諭的『亞畏』稱之(『亞畏』乃『我是』之意,『耶和華』一名乃十六世紀的神學家將『阿多乃』與『JHWH』拼湊問世);最後,儘量以『萬主之主』取代『主』稱之【啟十九16、林前八3~6】(沙蠻橫行的古迦南,原住民慣稱每地區的幽暗界執政、掌權、管轄者叫『巴力』,意即『主人』,『彼列----匪首、鬼王』的字根即『巴力』。以色列入主迦南後,違背聖諭遂行『本土化』,竟接收各地的『巴力』神龕,將『主人』的概念混入『亞畏』的信仰裡,早期也曾以『巴力』來稱『亞畏』,後來為了與『諸巴力』有所區分,特造『阿多乃』一詞來稱呼『亞畏』,但『阿多乃』換湯不換藥,還是指『主人』,《中文聖經》常譯為『主上帝、主耶和華』,聖靈雖感動先知何西阿發難更正,但成效不彰【何二16~17】。初代教會不察,沿用猶太傳統以『阿多乃』的希臘文即『居里阿司』來稱呼耶穌,《中文聖經》譯為『主耶穌』或『主』,依舊殘留『巴力』餘酵。其實應稱呼『萬王之王‧萬主之主‧亞畏耶穌基督』最是完整恰當【提前六15、路二11、26~27】。我們總以為,稱基督為『主』,自稱為『僕』,是謙卑的表現,但其實並不符合上帝的心意。一直以來,祂喜歡稱我們為『朋友』【約十五14~15、十一11、路十二4】,高興我們稱祂為『丈夫』)

 
東方 。 地極 。 海島 。台灣方舟 ∣ 財團法人東台方舟基金會
累計瀏覽人次  歡迎入內瀏覽採用不需同意。轉載煩請註明出處.
© Copyright 2012 台灣方舟 JAHWEH.TW   All Rights Reserved.